每次來到中橫經過燕子口,只能遙望錐麓吊橋,今年總算可以一償宿願了,
雖然因颱風落石緣故,只能從燕子口走至斷崖駐在所便要原路折返,
但,還好最精華的錐麓大斷崖段有走到。
從錐麓吊橋上看立霧溪峽谷,特別有感覺阿。
過了吊橋可以看到錐麓古道的簡介告示牌。
嗯,我們的目標斷崖駐在所還有三公里。
一開始就陡上的階梯,
由錐麓吊橋進入一開始就要從海拔247公尺的燕子口攀爬至錐麓大斷崖海拔780公尺,
這2.6公里的路程攀升高度500多公尺,堪稱古道最累的路段。
另外一張告示牌,
意思就是跟你說路很難走,要回頭快回頭。
0.3k的地方有一片崩塌地。
回頭遙望錐麓吊橋。
0.4k是陡上階梯。
0.6k接著換之字陡坡。
0.8k再來個碎石陡坡,
反正就是各種陡坡交互出現。
在林間已經走了900公尺了,而且是陡坡(累)。
前面似乎有豁然開朗的感覺?
一出林間就看到這片美麗的天空。
原來是到達第一個點,巴達岡駐在所。
日據時期這裡曾是招待所、俱樂部宿泊所,
並設有警官駐在所、衛生所、番童教育所等設施,
只是現在已成一片荒煙蔓草,僅存兩根水泥柱與部份水泥地基見證著歷史。
巴達岡的解說牌。
另外還有合歡越嶺古道的解說牌。
意外發現一棵疑似橘子的植物,上面結實累累。
巴達岡是一塊多層台地,上面的台地也留有部分遺址。
續行至1.2k前巴達岡二號橋(一號橋因失修已經封閉)。
吊橋兩側的溪谷看起來很深阿。
途中,遠方的山與雲非常的美麗。
到2.3k開始,這裡坡度趨緩,
單側可見岩壁,植被也開始稀疏起來。
經過完全由大理石構成的乾枯河床,
河床上有舊步道,現在架有鐵橋,就裡約莫是2.4k。
2.4k後慢慢由林間小路轉變成碎石子路。
古道對面的山勢很漂亮,不過?這到底是什麼山?
這裡開始進入錐麓大斷崖,
錐麓大斷崖全長約500公尺,海拔最高780公尺,是錐麓古道的精華路段。
錐麓大斷崖步道岩壁太管處都有架設鋼索,部份路段還有護欄。
早期的資料說山洞裡有佛像?不過我沒有發現說。
古道沿著錐麓大斷崖開鑿出來,
早期古道只有30公分寬,經過這段路線幾乎要蟹行而過,現在已經可以容納兩人錯身了。
俯瞰立霧溪峽谷,長這麼大,第一次從這角度看中橫,
公路的最上端便是九曲洞東側出口停車場,
站在古道上500公尺的高度落差真的會令人腿軟。
看到這牌子就到達今天的終點斷崖駐在所了。
後面路段因為颱風落石封閉了,不過,聽說有人會偷跑?
在這也有斷崖駐在所的簡易說明牌。
故花蓮港廳巡查班長持館代五郎之碑,紀念1916年遭原住民襲擊殉職的日本警察。
我們一行人在斷崖駐在所用過午餐後,簡單休息便原路折返下山,
接著就是一路陡下狂奔,到了入口,膝蓋開始發抖了。
雖然有點累,不過,卻感到非常的值得,
因為壯麗的太魯閣峽谷風光便值回票價了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