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南歷史悠久,早有古都之名,近代也因小吃繁盛,慢慢也被冠上小吃之都的名稱了。小吃不僅多,店家街坊所開的小吃店動輒超過數十個年頭,今天要拜訪的「金鳳麵店」營業至今已超過50年,目前由第三代經營。
「金鳳」的店名來自第一代老闆的名字,此店的裝潢與一般老店不同,是座立在市場旁的水泥樓房內,少了點古意,但也多了點明亮潔淨。
台南歷史悠久,早有古都之名,近代也因小吃繁盛,慢慢也被冠上小吃之都的名稱了。小吃不僅多,店家街坊所開的小吃店動輒超過數十個年頭,今天要拜訪的「金鳳麵店」營業至今已超過50年,目前由第三代經營。
「金鳳」的店名來自第一代老闆的名字,此店的裝潢與一般老店不同,是座立在市場旁的水泥樓房內,少了點古意,但也多了點明亮潔淨。
每次到安平誠品當假文青時,總會經過這家店,也總會看到店裡人潮洶湧,心想店裡一定有獨特的點心,才能吸引這大批大批的顧客上門。但是,每次總是一個人,來時匆匆,去也匆匆,所以一直只是好奇,卻沒有真正光顧過。這次跟著朋友到誠品找書,看著客人幾乎都點蜜糖吐司,那高聳壯麗的造型,真的令人口水直流。我轉頭望向朋友,心有靈犀地都覺得擇期不如撞日,直接領號碼牌等候入場,享受這偶然的下午茶。
在我們之前已經有許多客人在等候了,這裡領號碼牌應該是家常便飯,我們的號碼牌是64號,問了一下店員現下叫到幾號了,店員說35號。嗯,還有得等,所以回書店繼續看書殺時間。所以在享受這家的甜點,得需要有點耐心。
台南地區標榜土產牛肉的店面隨處可見,料理方式不外乎清燙牛肉湯、沙茶牛肉爐等固定幾種。這家店除了常見的清燙牛肉湯之外,還提供了一樣特殊的「牛肉羹」。讓台南除了土魠魚羹、浮水魚羹、鴨肉羹之外,又多了一種羹湯。每一想起這牛肉羹,總讓我口水直流,甚至魂牽夢縈啊......。
料理的價格完全是南部坊間價格,非常可親。
在台南人的口耳相傳的好料理中,很少有人提到林媽媽這家店,直到我認識一些年輕的朋友,才有人介紹我來吃。林媽媽營業時間約莫早上六點半開始,中午賣完就收攤了,店面不大,含吧檯可容納約十五人左右,大部分的時間座無虛席,客層集中在學生及上班族居多,因為靠近助仔碗粿,會常看到很多人提著碗粿,配著鍋燒意麵一起享用。
台南號稱小吃之都,不僅小吃極富多樣性,且品質優良。而碗粿在台南小吃中占有相當地位,而麻豆在台南的碗粿版圖中更是享譽盛名。台南有名的碗粿店非常多,如助仔碗粿、阿蘭碗粿、富盛號等,在台南麻豆便有阿蘭與助仔兩家。
當地人會說阿蘭是給觀光客吃的,助仔才是當地人的正統口味。但我覺得各有特色,並沒有什麼給觀光客或給當地人吃的分別,阿蘭剛好位於交通繁忙的交流道附近,加上提供大型停車場,所以觀光客居多。助仔碗粿位於麻豆中央市場內,停車較為不便,當地人大多摩托車一停,手拎一袋便回家了。所以來客層不一樣,但是卻也都很美味。
我從以前就一直搞不清楚,什麼是麻醬麵、什麼是炸醬麵。所以每次我跟朋友介紹時,前一分鐘說的是炸醬麵,後一分鐘就錯亂說成麻醬麵,不僅我自己傻傻分不清楚,就連我朋友也最後也搞不清楚我在介紹什麼。但我今天終於搞清楚了,所以我要開始介紹炸醬麵了(不是麻醬麵)。
炸醬麵是源自於中國北方的傳統麵食,戰後外省軍民大舉來台,而他們多集中於台灣北部,所以炸醬麵在北部較為常見,在南部則不常見到,所以我也就很少吃到。直到去宜蘭旅行時,當地朋友帶我品嘗過後,我就徹底愛上這家位於宜蘭市文昌路上的無名麵店了。
雖然說是無名麵店,但走在文昌路上火紅的招牌還是很引人注意的,也因為無名,所以當地人通常以文昌路炸醬麵稱之。
台南有名的的小吃中,鱔魚意麵大概可以排入前三名。這家隱藏在國宅巷子口的小店面,明亮的招牌在寧靜國宅中特別顯眼,客源以當地人居多,所以常常可以聽到老闆與顧客的閒話家常。所謂的「店」,也就是老闆在自宅外的料理檯上作業,同時在屋簷下擺上幾張桌子並放上幾張板凳,以大火快炒鱔魚,再加上意麵罷了。而結果就是滿滿的人潮,老闆總是要從開店就鍋鏟不停地拌炒到關店休息為止。
「眼鏡仔」目前已經由第二代接手經營,大老闆已經退休了,至於為何會叫眼鏡仔,據說是因為早年戴眼鏡的人不多,而當時戴眼鏡又會拿鍋鏟的人那就更少了,而大老闆就是個拿鍋鏟又戴眼鏡,顧客就暱稱他為眼鏡仔,叫久了,也就成為他的店名了。
還記得小時候兒,下午放學後總會有流動攤販從家門前經過,也許是冰冰涼涼的豆花攤,也許是香噴噴的黑輪攤。攤販老闆在街頭巷尾叫賣,遠遠聽到,總會跟父母拿幾個銅板,買一支米血或一支黑輪,跟其他的小朋友人手一支,直接站在路邊享受。便宜又好吃,幾乎不會踩到地雷。
但隨著時代的變遷,現在已經越來越看到流動的攤販了。這家位於麻豆國小圍牆邊的同學黑輪,或許是生意太好,已經不太流動而算是一家固定的攤販,它提供常見又好吃的黑輪,每天傍晚才開始出來擺攤,營業沒多久就可以看到人潮很快的聚集,人手一盤,他們也許是坐在店家提供的板凳,也許是站在路旁享受,但不論用哪一種姿勢,都不會絲毫減損那美好的味道。
台南二寮山的美景不管在攝影玩家或者遊客中都是頂頂有名的,這也讓我對這在我家附近的著名景點,常常抱著奔去攝影的渴望。只是,不過拍日出還是要拼人品的啊,人品普通的我在等待了兩小時後,天空還是霧濛濛一片,太陽似乎完全不打算出門見客,只好默默的玩起色溫的遊戲......。
下面是幾張色溫不同的表現(真是一整個無聊)